神为何允许苦难?
马太福音 18:10-35
10 你们要小心,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。我告诉你们,他们的使者在天上,常见我天父的面。
迷路的羊
12 “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,一只走迷了路,你们的意思如何?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,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? 13 若是找着了,我实在告诉你们:他为这一只羊欢喜,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。 14 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,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。
15 “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,你就去,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,指出他的错来。他若听你,你便得了你的弟兄。 16 他若不听,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,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,句句都可定准。 17 若是不听他们,就告诉教会。若是不听教会,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。 18 我实在告诉你们: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,在天上也要捆绑;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,在天上也要释放。 19 我又告诉你们: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,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。 20 因为无论在哪里,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,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。”
饶恕七十个七次
21 那时,彼得进前来,对耶稣说:“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当饶恕他几次呢?到七次可以吗?” 22 耶稣说:“我对你说,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个七次。 23 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。 24 才算的时候,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。 25 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,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。 26 那仆人就俯伏拜他,说:‘主啊,宽容我!将来我都要还清。’ 27 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,把他释放了,并且免了他的债。
不怜悯人的必不蒙怜悯
28 “那仆人出来,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,便揪着他,掐住他的喉咙,说:‘你把所欠的还我!’ 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,说:‘宽容我吧!将来我必还清。’ 30 他不肯,竟去把他下在监里,等他还了所欠的债。 31 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,就甚忧愁,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。 32 于是主人叫了他来,对他说:‘你这恶奴才!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。 33 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,像我怜恤你吗?’ 34 主人就大怒,把他交给掌刑的,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。 35 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。”
释经评注
明白自由与苦难的关系
神爱你。但如果爱是强迫的,那就不是爱了;只有当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爱与不爱时,爱才是真实的。神赐给人类选择爱或不爱的自由。其实,很多苦难都是由于我们选择不爱神或不爱他人造成的。正如大卫在今天的诗篇中所言:“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,他们的愁苦必加增”(诗篇16:4)。
但是,耶稣明确否认了罪和患难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(约翰福音9:1-3)。耶稣还指出,自然灾害并非总是神降下的惩罚(路加福音13:1-5)。但有些患难确实是由罪导致的 —— 要么是我们自己的罪,要么是他人罪。我们在本段经文中看到这方面的三个例子:
1.迷失
耶稣讲到了“迷失的”羊(18:12)。牧人去寻找那头迷失的羊,因为他不想让它在迷途中受苦。
当我们迷失正路,不再受到牧人的保护时,就很容易受伤。但神永远不会停止寻找我们的脚步,因为他“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”(18:14)。
2.罪
耶稣说:“倘若你的弟兄(或姐妹)得罪你”(18:15)。这世上有很多苦难都是由他人的罪导致的,这不仅表现在世界或社会范围内,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。在这段经文中,耶稣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寻求和解。
耶稣要求门徒做到无限度宽恕。耶稣说,当有人得罪我们时,我们应当饶恕对方,不只是七次,而是七十个七次(18:21-22)。
宽恕极不容易。十字架提醒我们,宽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,有多么痛苦。宽恕并不表明我们一味赞同对方的做法,不是为之辩解,也不是要忽视对方,或假装自己没有受到伤害。相反,你很清楚对方的所作所为,然而你依然选择宽恕对方。在人际关系中,你要把一切怨恨、报复和惩罚搁在一旁,把怜悯和恩典赐给伤害你的人。
3.不饶恕
有时,宽恕真的难比登天。正如C.S.路易斯所说:“人人都认为宽恕是个好主意,直到他需要执行这个主意时……”
在耶稣最后讲的比喻中,我们看到不饶恕带来的灾难性后果。第一个仆人不愿意饶恕那个相对来说只欠了一点钱的人(这大约是普通人三个半月的薪水,而他欠的钱则相当于普通人16万年的薪水),这一举动毁了他与其他仆人的关系,并最终导致他的同伴入狱。不饶恕会撕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形成仇恨和报复的恶行循环。这一点在破裂的婚姻关系、人际关系、或敌对的国家间都屡见不鲜。
罪得赦免不是你赚来的,而是耶稣在十字架上为你成就的。但愿意宽恕他人,却可以证明你确实明白了神赦免罪人这一真理。被饶恕的人才会去饶恕他人。神赦免了我们所有的罪,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去宽恕那些只得罪了我们“一点点”的人。
我是如此感恩,因为神没有对宽恕我的次数和程度做出任何限制。否则,我早就超出他的限度不知多少回了。然而,当我看别人时,还是会情不自禁地想:“我很愿意原谅你一次甚至两次,但如果你继续这么做,可别指望我会原谅你。”
慢慢陶冶正确的态度吧 —— 以神对待我们的方式来对待他人。
祷告
主啊,请帮助我用你赐的自由来爱人、寻找迷失的人并怜悯他人。请帮助我不要为别人制造苦难,而是效法耶稣,献出自己的生命,以减轻他人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