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学问答|《诗经》中的风、雅、颂指什么?
卜商《诗序》云:“诗有六义焉:一曰风,二曰赋,三曰比,四曰兴,五曰雅,六曰颂。”“六义”后成为诗学研究的重要问题。唐人孔颖达的解释是:“风、雅、颂者,诗篇之异体;赋、比、兴者,诗文之异辞耳。”(《毛诗正义》)依此,则风、雅、颂为三种诗体。
究竟什么是风、雅、颂?彼此如何区别?古来聚讼纷纭。影响较大的是卜商《诗序》之说:“是以一国之事,系一人之本,谓之风。言天下之事,形四方之风,谓之雅。……颂者,美盛德之形容,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。”别之以政事。此外还有人别之以体制,或别之以音律,各有道理。有的学者则博取诸家之长,首重内容,兼顾体制、音律,综合区分,更觉周严。
风,取义于化,主言政教风化。其中共分为十五国风,是一些诸侯国和其他有关地区的诗歌。在这些地区中,周南、召南是周初所分两大行政区,王是东周天子的辖区,其余邶、鄘、卫、郑、齐、魏、唐、秦、陈、桧、曹、豳十二国,为十二诸侯国。十五国风的全部地域,约当今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。
展开全文
雅,意思是正,主言王政得失,多为贵族所作。雅又有小雅、 大雅之分,对于区分的依据,也颇有歧见。孔颖达赞同《诗序》“政有大小,故有小雅焉,有大雅焉”的观点,又加补充说“诗体既异,乐音亦殊”,形成了一种较为完备的认识。
颂,意为颂美,主言人君之功德,王侯祭祀时所用。颂又分周颂、鲁颂、商颂。周颂是周王的祭歌,鲁颂是鲁侯的祭歌,商颂则是殷商后代王公的祭歌。
(本文选自国学经典典藏版《诗经》)
责编|何慧婷
责校|高林如
审读|闵世勇
诗经
(国学经典典藏版)
葛培岭 注译
中州古籍出版社
2020年12月出版
定价:98.00元
古籍传承文明
经典照耀人生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